范明德接受重慶理工大學學生記者專訪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及重慶華燈初上。登上解放碑的最高樓,看著城市中滿目霓虹,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點點......”這是來自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越南留學生范明德在重慶“Say You Say Me——老外牽手渝中網絡作文大賽”一等獎作品中的一段話。據了解,這封“情書”是范明德在到重慶僅2個月后寫下的,很難相信這樣一篇達到甚至超過許多優秀中國大學生寫作水平的文章來自于一個剛到中國求學不久的外國留學生。2016年5月末,范明德被推選為重慶理工大學2016年“校園精英人物”,他的別樣重慶故事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立志讓青春無悔
范明德從小便對中國文化格外感興趣,他的名字就來源于儒家經典《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機緣巧合,他在越南的大學與重慶理工大學恰好有合作關系,于是他毫不猶豫地主動提出并成功申請到重慶理工大學的留學機會。剛到重慶給他的第一感覺就是辣,火辣辣的天氣,火辣辣的食物和重慶當地人火辣辣的性格。重慶是一個方言很多的城市,對于重慶話的理解障礙,嚴重影響了他和別人的溝通;重慶也是一個天氣變化無常的城市,他常常因為天氣變化而患上感冒。在這樣一個與越南城市風土人情迥異的大城市里讀書,他有過退縮和膽怯。這時他常常告訴自己:“我愛這座城市,無論有多么大的困難,在依然相信重慶度過的青春依然不后悔。”
憑借著對重慶深深的感情,他開始學著一點一點去與當地同學接觸,語言不通又有何難?他嘗試著大膽的說,哪怕發音不準,哪怕語法錯誤,都沒關系。在很大一段時間里他都在和學校不同的人進行接觸,甚至他給自己制作了一張名片,上面不僅有他的自我介紹和聯系方式,同時還放上了微信二維碼。雖然很大一段時間人們都把他看成異類,可是就是這樣“厚著臉”與人交往,他的漢語水平逐漸得到提高,認識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了?,F在他可以一邊吃著重慶火鍋一邊用著流利的漢語與朋友們談天說地。他說:“有過傷心與挫敗,有過喜悅與歡笑,這樣的青春才是真正的青春。我要把在重慶的日子都充分利用起來,讓自己不留遺憾。”
流利的口語來自辛勤的練習
在重慶理工大學學習的短短8個月中,范明德在重慶 “Say you say me" 老外牽手渝中網絡作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在重慶市教育國際文化節漢語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在重慶理工大學留學生漢語風采大賽中一等獎,同時在2015年考過了漢語水平等級考試六級。他告訴記者,學習漢語不僅是因為自己喜歡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時也是因為漢語朗朗動聽的發音。來自該校語言學院的學生范小娟說道:“范明德學長第一次來教室與我們交流的時候,我們都被他流利的口語給震驚了。他的發音比我們在座的很多同學都要標準,很難相信他是來中國不久的外國人。”
范明德學習中國書法
“學好漢語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學習過程中我可是嘗盡了千滋百味。”范明德說道。受文化、語言上的差異的影響,他常常付出比別人更多的精力。他常常是寢室出門最早的,回來最晚的。有時候在通宵自習一呆就是一個晚上。一個人學習的苦澀,越來越難的課程都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敗。在采訪的過程中他告訴記者:“我很慶幸在學校遇到了車輛學院研一的學長李文博。李文博學長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都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我們常常約去圖書館學習,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學長也會細心進行講解。如果沒有學長的幫助,我也不會取得今天的成果。”
在他看來,學好漢語不僅僅依靠自身的努力,同時要掌握它的學習方法。課余時間他最喜歡通過看中國的電視劇進行漢語學習,他最喜歡看的就是歷史劇,這不僅提高了他的漢語水平,同是也可以幫助他了解中國的文化。范明德還有一個“絕招”:練繞口令。“剛開始,完全聽不懂這些繞舌的話。后來,通過反復練習,覺得不僅有趣,還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要知道繞口令往往把很多近似音放在一起,練習后能夠更好地掌握準確的發音。”在重慶學習漢語的短短半年中,他覺得所嘗過的滋味將令他終身難忘。
追求有“味”的生活
在重慶,范明德不僅僅在學習中嘗盡百味,在生活中也是過的豐富多彩。他因為表現優異,被推選當了留學生班級的班長,認真為班級同學做好服務工作。在他看來中國的大學生活跟越南的很不一樣,越南的大學生很少在學校里面住,因為學校比較小,甚至有的學校沒有宿舍,需要在學校外面租房子住。而中國學校為他們留學們提供了良好的住宿環境,更加拉近了留學生之間的距離。范明德在生活中為人親切、樂于助人,給了很多漢語基礎教差的留學生幫助,因此他在留學生中有著較高人人氣。越南留學生吳王盛評價道:“范明德是一個特別聰明、學習成績特別優異的人,他身上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學習。”
他已經去過中國不少的城市,比如北京、成都。其中他最喜歡去的地方是重慶的渝中區,在那兒的留學生活動中心可以和來自20幾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交流學習,了解到許多以前從未聽聞的事情。
“來到重慶是人生中難得的機遇,我深深的愛著這座山城。來到重理工是一種快樂,我很慶幸在美麗的校園中度過最美好的年華。所以在重慶度過的青春夠有‘味’!”他最后說道。(中國青年網通訊員:白艷麗、徐欣、張新宇、張靜茗)